大众网记者 郑阳 青岛报道配资炒股开户平台
7 月的青岛,暑气渐浓,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(青岛)产科张女士一家人,将一面特殊的十字绣牌匾送到了刘海英主任团队手中。这面耗时近一个月、由夫妻二人共同绣制的锦旗,不仅绣着对医护人员的感谢,更绣着两个孩子 “闯关“ 而来的生命故事 —— 这对夫妇的两个孩子,都是在刘海英团队的高位宫颈环扎术守护下,顺利出生。
一针一线,绣出跨越数年的感恩
“住院时卧床没事就绣几针,他(丈夫)抽空绣了上面的小字。“ 张女士轻抚着十字绣上的字迹,语气里满是珍视。这面被刘海英称为 “从医 30 年最特殊“ 的锦旗,凝聚着一家人沉甸甸的心意,张女士在孕期卧床保胎、住院治疗的间隙飞针走线,丈夫则利用陪护的零碎时间,仔细绣上 “赠:刘海英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“ 的小字,近一个月的心血,让普通的感谢变得格外厚重。
这份感谢要从 2019 年说起。当时,经历过多次流产的张女士怀着忐忑的心来到齐鲁医院青岛院区,被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—— 这是导致她此前妊娠失败的关键原因。“宫颈就像胎儿的 ' 防护门 ',她的 ' 门' 关不紧,到了孕中期就容易开,孩子保不住。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(青岛)产科主任刘海英解释。当年 5 月,刘海英主任团队为她实施高位宫颈环扎术,用特制的丝线像 “扎口袋“ 一样将宫颈稳固扎紧,最终让她在 11 月顺利诞下 8 斤 3 两的大女儿。
2024年底,再次怀孕的张女士第一时间找到刘海英团队。这次妊娠并非一帆风顺,孕期遭遇的感冒、肺炎让她数次奔波于家乡与青岛之间,但团队精准的诊疗和全程的关怀,让她挺过难关。今年,7 斤 9 两的二宝平安降生,夫妻俩便借此面亲手绣制的锦旗,表达了自己的感谢。
精湛技术,筑牢生命 “防护门“
“能让更多家庭迎来孩子的笑声,靠的是成熟的技术和团队的默契。“ 刘海英坦言,这面锦旗背后,是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产科在复发性流产与早产诊疗领域的深耕。作为复发性流产和早产诊治中心,团队已开展宫颈环扎术十几年,累计完成上千例手术,成功率高达 93% 以上,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内权威妇产科杂志。
不同于常规术式,团队的高位宫颈环扎术有着独特优势:采用 “推膀胱双扎两道“ 的双保险方案,用特制的丝线编织成 “小辫“,既能牢牢锁住宫颈,又能减少对组织的切割力。“就像给宫颈加了道坚固的 ' 安全锁 ',让胎儿在子宫里待到足够成熟。“ 刘海英说,这种改良后的术式,能最大限度延长孕周,让宝宝更成熟、更健康。
内蒙古、辽宁,甚至新疆,上千个家庭不远千里来到青岛。“有位烟台患者宫口开了6指,连夜赶来做手术,最终保胎到 27周顺利生产,现在孩子很健康。“ 刘海英回忆,面对宫颈机能不全这类棘手问题,团队不仅靠技术,更靠细节: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护理,从血糖调控到感染预防,再到对张女士的心理疏导,每个环节都力求精准。
医患同心,书写生命赞歌
在张女士住院的日子里,科室成了 “第二个家“。大女儿跟着父母来复查时,总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医护人员,喊着 “刘姥姥“ 穿梭在病房,科室的零食成了她的 “小超市“;夫妻俩焦虑时,刘海英总会耐心安抚:“没事,孩子很争气“;每次产检,他们早早坐着轮椅等候,谨遵医嘱,这份相互理解让医患关系格外融洽。
“对我们来说,最好的礼物就是看到孩子平安长大。“ 刘海英望着张女士一家的背影,眼里满是欣慰。如今,大女儿即将 6 岁,小女儿也正在茁壮成长,这面十字绣牌匾被挂在医生办公室的显眼处,这不仅是一份感谢,更是对医护人员的鞭策 —— 用技术守护生命,用温情照亮希望,让更多 “来之不易的幸福“,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的产房里绽放。
广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